用石头叠出春夏秋冬?是怎么做到的呢
苏州园林在江南这片土地上可谓是一方霸主,尽显江南园林的精致与身居其中的文人雅气。而苏州再往北的另一座古城同样集结着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苏州江南园林不同的是,这座城地处江淮大地,将南北的建筑风格融会贯通,自成一派。
扬州园林之所以贯通南北技艺,融汇各家之长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清朝时期,扬州成为盐商重镇,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扬州就着水陆交通的便利,贸易发达。这园林就是腰包鼓了的盐商们留下的历史痕迹。
汪氏小苑(扬州盐商代表性建筑)
所谓“扬州以名园盛名园以叠石盛”,扬州园林景观中以叠石尤为瞩目。清代著名画家石涛就在扬州将叠石这门技艺打响,成为了扬州园林景观的金字招牌,他留下的中国园林史上叠石经典之作——片石山房至今仍是后人学习、参考的对象。
石涛
扬州园林的叠石技艺虽然著名,但其出现还归结于扬州不怎么赶巧的地理因素。不比苏州坐拥太湖,太湖石产量丰富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也不及徽州依偎着黄山这座大山,石料资源充足。立于江淮大地之上的扬州若想在园林上占据一席之地就不得不在假山的材料花些心思。
这心思绕来绕去自然绕不开盐商。石料通过盐商从水陆运输进入扬州城。只是石料虽运来了终不及苏州守着一座湖。长途运输来的石料自然体积不会太大。于是叠石这种技法被广泛运用,以求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一则运输条件受限,二则也是为了节约材料。毕竟没有没湖没山的,还是省着点用好。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
除了石涛的片石山房,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用山石展现出了春夏秋冬的四时之景,可谓是叠石技法运用的经典之作。叠石假山代表与大自然的亲缘关系,连接着建筑、自然与居住其中的人们。
个园
四季假山以春季开始,春景在桂花厅南的近入口处。个字园门门外两边修竹高出墙垣,竹丛中插植有石笋,表现“雨后春笋”之意。竹石点破“春山”主题,传达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入了园门,还是同一座春山,还是竹石图画,门外是早春光景,门内则是深春之景。
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洞室可以穿行,拾级登山,数转而达山顶。山顶建一亭,傍依老松。山上磴道,东接长楼,与黄石山相连。
秋景是黄石假山,在园中东北角,黄石累跌,尽显北方之雄。山顶建四方亭,山隙古柏斜伸,倚伴嶙峋山石。山上有三条磴道,一条两折之后仍回原地,一条可行两转,尽显峰回路转之意。惟有中间一路,可以深入群峰之间或下至山腹的幽室。在山洞中左登右攀,境界各殊,有石室、石凳、石桌、山顶洞、一线天,还有石桥飞梁,深谷绝涧,有平面的迂回,有立体的盘曲,山上山下,又与楼阁相通。秋山山顶置亭,形成全园的最高景点。
冬季假山在东南小庭院中,倚墙叠置色洁白、体圆浑的宣石(雪石),宣石假山内含石英,迎光则闪闪发亮,背光则耀耀放白。又在南墙上开四行圆孔,利用狭巷高墙的气流变化所产生的北风呼啸的效果,成为冬天大风雪的气氛。雪石造山之时,还着意堆塑出一群大大小小的雪狮子,或跳或卧,或坐或立。
隔着门洞,春景又在对面,四时之景在此轮回,生生不息。在叠石匠人手中,这山石就如同文人手中的笔墨,只是这叠出的画不是平面而是三维的。石头的契合、堆叠的形态、景致的构建尽在这假山乾坤之中,其间玄妙,恐怕只有身处其中才能触摸到山石的温度。
本文图片及文字均来源于网络,由格林沃德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敬请谅解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如果您喜欢“用石头叠出春夏秋冬?是怎么做到的呢”这篇文章,可以来到长沙景观设计公司 http://www.ylsj365.com/ ,为您解答。
如果您有地产景观设计的需要,或者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的设计师吧,欢迎您和我们交流。拨打400-705-6618。